南宁师范大学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厚德博学 精业创新
 
 

我校硕士研究生张贝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2024年10月15日 浏览量: 来源: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近日,我校生态和环境修复高水平人才团队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张贝(现为海南大学2024级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在植物科学领域Top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CR1区,中科院2区,IF=4.1)上发表题为Elevation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fractions in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s in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region(doi: 10.3389/fpls.2024.1424891)的研究论文。此前,该生于2023年5月和2024年7月分别在《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中科院2区)和《Forests》(中科院2区)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喀斯特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在山地和丘陵地区,与海拔相关的环境和植被变化往往会导致土壤有机碳(SOC)累积和分解的差异。迄今,对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SOC及其组分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变量的认识仍然不清。为此,团队解析了峰丛洼地热带季节性雨林中表层土和底层土SOC及其组分的海拔格局。团队发现,SOC含量随着海拔上升呈现增加趋势,表层土SOC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p< 0.05),只有水溶性有机碳(WSOC)随海拔增加而减少。惰性有机碳(ROC,54.27%)、颗粒有机碳(POC,30.19%)和易氧化有机碳(EOC,16.95%)是主要SOC组分。相关性分析揭示了SOC及其部分组分与海拔、土壤总氮和可交换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SBD)、土壤总磷和凋落物磷(Litter P)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海拔、SBD和Litter P是影响SOC及其组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变量。SOC主要直接受土壤性质影响,但间接受海拔影响。本研究表明,SOC及其组分在喀斯特地区受海拔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喀斯特森林管理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胡刚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徐超昊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院张忠华教授、胡聪副教授、钟朝芳博士和陈思宇副教授参与了该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西八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的共同支持。

图1土壤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累积的分段结构方程模型及其标准化效应路径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新宁路508号 邮编:530100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联系电话:0771-62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