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厚德博学 精业创新
 
 

濒危植物

2024年05月15日 浏览量: 来源: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 学院


濒危植物--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 Chang et S. Y. Liang)

形态特征
生活型: 灌木;
株: 高3米,嫩枝有短粗毛,老枝变秃;
叶: 叶革质,椭圆形,长12-22厘米,宽5.5-8.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或窄而圆,上面深绿色,干后橄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褐色,被柔毛,至少在中脉及侧脉上有毛,有黑腺点,侧脉10-14对,与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强烈突起,边缘有细锯齿,齿刻相隔2-3毫米,叶柄长1厘米,上面有沟,无毛,下面有毛;
花: 花1-2朵腋生,花柄粗大,长6-7毫米,无毛;苞片5片,新月形,散生于花柄上,无毛,宿存;萼片5,半圆形至圆形,长4-8毫米,无毛,宿存,花瓣12片,无毛;雄蕊近离生,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2-3条,无毛;
果: 蒴果扁圆形,2-3室,室间凹入成沟状2-3条,三角扁球形或哑铃形,高1.8厘米,宽3厘米,每室有种子1-2粒,果爿厚1-1.5毫米,有宿存苞片及萼片;种子球形,宽1.5厘米;
生态习性
物候期: 花期1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CITES:
IUCN: CR
极小种群:



濒危植物--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木;
株: 高10-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有较明显的皮孔;
茎: 树皮灰褐色;
枝: 小枝皮孔较明显;
叶: 奇数羽状复叶长25-45厘米,总轴疏被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0-18厘米;小叶7-15,纸质或近革质,长6-26厘米,宽3-9厘米,全缘,上面无毛,下面粉绿至灰白色,被柔毛,侧脉8-15对;小叶柄长0.2-1厘米;
花: 花序长20-36厘米;总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绒毛;花淡红色,直径约4厘米,花梗长2-3厘米;花萼直径约2厘米,长1.2-1.7厘米,顶端具短的5齿,内面有疏柔毛或无毛,花瓣阔匙形或倒卵楔形,顶端浑圆,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无毛,内面有红色纵条纹;花丝长2.5-3厘米,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花柱有柔毛;
果: 果椭圆球形,近球形或阔卵形,长3-5.5厘米,直径2-3.5厘米,被极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有或无明显的黄褐色小瘤体,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长2.5-3.5厘米,有或无毛;种子椭圆球形,平滑,成熟时长约1.8厘米,直径约1.3厘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
国外分布: 越南北部;
生境: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
物候期: 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Ⅰ级
CITES:
IUCN: NT




濒危植物--橙黄玉凤花(Habenaria rhodocheila Hance


形态特征
株: 植株高达35厘米;
茎: 块茎长圆形;茎下部具4-6叶,其上具1-3小叶;
叶: 叶线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10-15厘米,基部抱茎,花序疏生2-10余花,花茎无毛;
花: 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5-1.7厘米;子房无毛,连花梗长2-3厘米;萼片和花瓣绿色,唇瓣红、橙红或橙黄色;中萼片近圆形,凹入,长约9毫米,侧萼片长圆形,长0.9-1厘米,反折,花瓣直立,匙状线形,长约8毫米,宽约2毫米,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前伸,卵形,长1.8-2厘米,最宽处约1.5厘米,4裂,具短爪,侧裂片长圆形,长约7毫米,开展,中裂片2裂,裂片近半卵形,长约4毫米,先端斜平截;距细圆筒状,下垂,长2-3厘米,径约1毫米,末端常上弯;
果: 蒴果纺锤形,长约1.5厘米,有喙;果柄长约5毫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江西、福建、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榕江);
国外分布: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生境: 山坡或沟谷林下阴处地上或岩石上覆土中;
海拔: 300-1500m;
物候期: 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CITES:
IUCN: LC


濒危植物--大花斑叶兰(Goodyera biflora (Lindl.) Hook. f.


形态特征
株: 植株高达15厘米;
茎: 根状茎长;茎具4-5叶;
叶: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2-4厘米,基部圆,上面具白色均匀网状脉纹,下面淡绿色,有时带紫红色;叶柄长1-2.5厘米;
花: 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下面被柔毛;子房扭转,被柔毛,连花梗长5-8毫米;花长筒状,白或带粉红色;萼片线状披针形,背面被柔毛,长(2-)2.5厘米,宽3-4毫米,中萼片与花瓣粘贴呈兜状;花瓣白色,无毛,稍斜菱状线形,长(2-)2.5厘米,宽3-4毫米,唇瓣白色,线状披针形,长1.8-2厘米,基部凹入呈囊状,内面具多数腺毛,前部舌状,长为囊的2倍,先端向下卷曲;花药三角状披针形,长1-1.2厘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 尼泊尔、印度、朝鲜半岛南部、日本;
生境: 林下阴湿处;
海拔: 560-2200m;
物候期: 花茎短,被柔毛;花序常具2花,稀3-6花,常偏向一侧;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CITES:
IUCN: NT

濒危植物--大叶黑桫椤(Alsophila gigantea Wall. ex Hook.)


形态特征
识别要点: 与原变种的区别是裂片疣的叶脉达8-10对;
株: 植株高2-5米,有主干,径达20厘米;
叶: 叶长达3米,叶柄长1米多,乌木色,粗糙,疏被头垢状暗棕色短毛,基部、…腹面密被棕黑色鳞片,鳞片条形,长达2厘米,基部宽1.5-3毫米,中部宽1毫米,光亮,平展;叶片三回羽裂,叶轴下部乌木色,粗糙,向上渐棕色而光滑;羽片平展,有短柄,长圆形,长50-60厘米,中部宽约20厘米,顶端渐尖有浅锯齿,羽轴下面近光滑,上面疏被褐色毛;小羽片约25对,互生,平展,柄长约2毫米,小羽轴相距2-2.5厘米,条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有浅齿,基部截形,羽裂达1/2-3/4,小羽轴上面被毛,下面疏被
果: 孢子囊群着生主脉与叶缘之间,成V字形,无囊群盖,隔丝与孢子囊等长;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云南(蒙自、马关、河口和小勐养)、海南(乐东);
生境: 常绿阔叶林下阴湿处;
海拔: 160-1200m;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CITES:
IUCN: LC


濒危植物--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 Y. C. Zhong & C. J. Chen)


形态特征
果: 本种苏铁叶为三回羽裂、茎干地下生等与多歧苏铁相似,其不同主要在于:叶(3-)5-11(-15)片,长1.5-2.7米,叶柄长0.6-1.3米;羽片线形(初生的第一片叶为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渐尖),长10-22(-28)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渐窄或长渐尖;小孢子叶窄楔形,长3-3.5厘米;大孢子叶长15-20厘米,不育顶片绿色,近心形或近扇形,每侧具裂片19-25,丝状,长3-6厘米;胚珠4-6枚;种子3-4,倒卵状球形,长3-3.5厘米;孢子叶球期3-4月,种子11月成熟;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Ⅰ级
CITES:
IUCN: CR
极小种群:


濒危植物--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 W. C. Cheng et L. K. Fu)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木,树皮褐色,纵裂成鳞片状;
茎: 树皮褐色,纵裂成鳞片状;
枝: 一年生枝红褐色(干后),被较密的短柔毛,或主枝的毛较少或近无毛AX:至三年生枝灰色或淡褐灰色,无毛或近无毛;
叶: 叶长0.7-1.5(-2)厘米,宽2-3毫米,先端钝圆,有凹缺,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
果: 球果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7-6.5厘米,径3-4厘米;中部种鳞横椭圆状斜方形,长2.2-2.5厘米,宽约3.3厘米,上部宽圆,背面密被短毛,露出部分毛渐稀少;苞鳞的中裂片呈渐尖的窄三角形,长约3毫米,侧裂片三角状,稍短,有细齿;
种子: 种子斜三角状卵圆形,长约1厘米,种翅与种子,近等长;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分布于广西西南部龙州(模式标本产地)及靖西;
生境: 上下的向阳山坡或山顶,常散疏林中;
海拔: 1250m;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IUCN: VU


濒危植物-广西青梅(Vatica guangxiensis X. L. Mo)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木;
株: 高达35米;
枝: 幼枝、嫩叶、花序、花被片及果实均密被黄褐或褐色星状毛,老枝及老叶近无毛;
叶: 叶革质,窄长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6-1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15-20对;叶柄长1.2-1.5厘米;
花: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9厘米;花萼裂片不等大;花瓣淡红或稍带淡紫红色;雄蕊15;子房近球形,被毛;
果: 果近球形,径0.8-1.1厘米;宿存花萼裂片5,其中2枚扩大成翅,长圆状窄椭圆形,长6-8厘米,具5纵脉,另3枚披针形,长1.5-2厘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广西(那坡);
生境: 坡地、丘陵地带;
海拔: 800m;
物候期: 花期4-5月,果期7-8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IUCN: CR
极小种群:


濒危植物--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 helenae Averyanov)

植株矮小。叶2-3枚,长2-12.5厘米,宽8-16厘米,先端急尖并有不等的2裂,无方格斑纹,上面绿色,背面色较淡且靠近基部有淡紫色的细斑点,基部具对摺的叶柄。

花葶斜出,连花长10厘米,绿色,有深紫色的短柔毛;花苞片宽卵形,长1.3厘米,宽1.2厘米,内弯,背面靠近基部的沿中脉具微柔毛,边缘具缘毛;花梗和子房长2.9厘米,具深紫色短柔毛;花直径3-3.5厘米;中萼片宽椭圆形,长2.5厘米,宽2厘米,先端微凹,淡绿色,背面具紫色微柔毛并在中脉下半部呈枣红色,边缘具细缘毛;合萼片宽椭圆形,长2.2厘米,宽1.7厘米,蛋黄绿色,背面被微柔毛,先端钝;花瓣狭倒卵形,长3.1厘米,宽1厘米,向基部渐狭,中脉及其上方一侧呈枣红色,中脉下方一侧淡黄绿色,内面基部有紫毛,近先端边缘具细缘毛;唇瓣盔状囊形,全长2.5厘米,宽1.3厘米,其中柄状基部长1.3厘米,淡黄绿色并有枣红色晕,囊内底部有长柔毛;退化雄蕊椭圆形,长9厘米,宽7厘米,淡黄绿色,中央有1个深绿色的脐状胼胝体。


濒危植物--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木;
株: 高达30米,胸径1.5米;
茎: 幼树树皮平滑,老树树皮厚,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
枝: 一年生枝无毛,干后淡褐色;冬芽茶褐色,微被树脂;
叶: 针叶5针一束,较粗短,长3.5-7厘米,径1-1.5毫米,边缘有细齿,树脂道2-3,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生或缺;
果: 球果圆柱状长圆形或圆柱状卵形,长4-9厘米,径3-6厘米,稀长达17厘米,径7厘米,熟时淡红褐色,微被树脂,柄长0.7-2厘米;种鳞鳞盾菱形,上端边缘较薄,微内曲或直伸;
种子: 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0.8-1.2厘米,连同种翅近等长;
生态习性
国内产 产于湖南南部(宁远、宜章、莽山)、贵州独山、广西(金秀、融水、龙胜)、广东北部(乐昌、乳源山区)及海南五指山;
特有性: 为我国特有树种;
生境: 喜气候温湿、雨量多、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及多岩石的山坡与山脊上,常与阔叶树及针叶树混生;
海拔: 700-1600m;
物候期: 花期4-5月,球果翌年10月成熟;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Ⅱ级
IUCN: NT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 (Lemee & H. Léveillé) L. K. Fu & Nan Li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红豆杉的区别主要在于叶常较宽长,多呈弯镰状,通常长2-3.5(-4.5)厘米,宽3-4(-5)毫米,上部常渐窄,先端渐尖,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带两边有一至数条角质乳头状突起点,中脉带明晰可见,其色泽与气孔带相异,呈淡黄绿色或绿色,绿色边带亦较宽而明显;种子通常较大,微扁,多呈倒卵圆形,上部较宽,稀柱状矩圆形,长7-8毫米,径5毫米,种脐常呈椭圆形。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Ⅰ级
CITES:
IUCN: VU


濒危植物--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 F. N. Wei


石山苏铁是苏铁科苏铁属植物,树干矮小,基部膨大成卵状茎或盘状茎,上部逐渐缩成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高30-180厘米或稍高,直径10-60厘米。叶羽状分裂,聚生于茎的顶部,全叶长120-250厘米或更长。球花单性异株;雄球花卵状圆柱形,长达30厘米,直径6-8厘米。胚珠2-4个,着生于叶柄的两侧,无毛。种子卵圆形,长2-3厘米,直径1.8-2.5厘米,顶端有尖头,种皮硬质,平滑,有光泽。传粉3-4月,种子成熟8-10月。

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和广西(扶绥、龙州、凭祥、宁明、崇左、武鸣、田阳等)。常生长于低海拔的石灰岩山地或石灰岩缝隙,呈团状或小片状分布。

石山苏铁是中国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


濒危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形态特征
茎: 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节间长1-3-1.7厘米,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5枚叶;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3-4   (-7) 厘米,宽9-11 (-15)   毫米,先端钝并且多少钩转,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叶鞘常具紫斑,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并且与节留下1个环状铁青的间隙;
花: 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序柄长5-10毫米,基部具2-3枚短鞘;花序轴回折状弯曲,长2-4厘米;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先端稍钝;花梗和子房长2-2.5厘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厘米,宽4-5毫米,先端锐尖,具5条脉;侧萼片基部较宽阔,宽约1厘米;萼囊圆锥形,长约5毫米,末端圆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先端急尖,不裂或不明显3裂,中部以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边缘多少波状;唇盘密布细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安徽西南部(大别山)、浙江东部(鄞县、天台、仙居)、福建西部(宁化)、广西西北部(天峨)、四川(地点不详)、云南东南部(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畴);
生境: 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
海拔: -1600m;
物候期: 花期3-6月;



濒危植物--瑶山苣苔(Oreocharis cotinifolia (W. T. Wang) Mich. Möller & A. Weber

  瑶山苣苔是苦苣苔科瑶山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叶片纸质,宽椭圆形、圆卵形或近圆形,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小浅钝齿,两面稍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贴伏短柔毛。聚伞花序;花序梗与花梗均密被短柔毛;苞片对生,线状披针形,密被短柔毛;裂片狭三角形或披针状线形,边缘近全缘或有少数小齿,花丝着生于花冠基部,狭线形,花药暗紫色,长圆形,花盘环状,子房线形,柱头半圆形或宽卵形,幼果线形,9月开花。分布于中国广西金秀大瑶山。生于海拔860-1200米的山地林中或路边林下。


濒危植物--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 Rehd.


形态特征
生活型: 落叶乔木或灌木;
株: 高达8米,树皮灰色;
枝: 小枝无毛;
叶: 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4-11厘米;小叶4或5,薄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12厘米,先端常尾状骤尖,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下面散生黑色腺点,侧脉10-12对;小叶柄长0.1-1.5毫米;无托叶;
花: 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0厘米,疏散,多花;花两性,两侧对生;花梗长2-5毫米,无毛,散生圆形小鳞秕;萼片5,覆瓦状排列,长椭圆形或近卵形,长2-3毫米,两面被微毛,有缘毛;花瓣4,有时5,长椭圆形,长约9毫米,中部反折,内面基部有小鳞片2,外面被伏贴柔毛;花盘半月形,肥厚,不规则浅裂;雄蕊7-8,伸出,花丝不等长,药室基部有小腺体;子房宽纺锤形,具长的雌蕊柄,3室,花柱短,柱头3,胚珠每室2;
果: 蒴果棒状或近梨状,长2.2-3.2厘米,其中雌蕊柄长1-1.5厘米,成熟时室背开裂为3果瓣,果皮厚革质;
种子: 种子每室1,稀2,近卵圆形,长0.8-1厘米,种皮革质,黑色而有光泽,假种皮2层,包种子下半部;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我国特有,分布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北部;
生境: 林中或林缘;
海拔: 500-800m;
物候期: 花期5月,果期7月;


古树--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 (A. Chev.) H. T. Chang et R. H. Miau


形态特征
生活型: 常绿乔木;嫩枝及顶芽均无毛;
株: 高20米,胸径达3米;
枝: 幼枝及顶芽均无毛;
叶: 叶革质,卵形,长14-18厘米,宽8-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发亮,下面同色,脉腋有囊状腺体及毛丛,无毛,基出脉3条,两侧脉上行达叶片长度的1/2,且各有第二次分枝侧脉5-6条,离边缘1-1.2厘米,基部无明显的边脉,中脉有侧脉3-4对,全缘;叶柄长3-6厘米,圆柱形,无毛;
花: 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长4-5厘米,有花3-6朵;花柄有节,被星状柔毛;苞片早落;萼片长圆形,长约1厘米,外面有星状柔毛,内面无毛,基部无腺体或内侧数片每片有2个球形腺体;花瓣倒卵形,长5-6毫米,无柄;雄蕊18-35枚,长5-6毫米,花丝基部略相连,分为5组,各组雄蕊不等数,花药长3毫米;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2颗,具中轴胎座,花柱5条,离生,极短;
果: 蒴果纺锤形,长3.5-4厘米;果柄有节;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 广西;
国外分布: 越南北部;
生境: 常见于石灰岩的常绿林里;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新宁路508号 邮编:530100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联系电话:0771-62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