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厚德博学 精业创新
 
 

植物生态学团队在喀斯特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年06月12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近日,17级硕士研究生付瑞玉(现在海南大学攻读博士)在我院胡刚副教授和张忠华教授的指导下,在北热带喀斯特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ommunity assembly along a successional chronosequence in the northern tropical karst mountains, South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andSoil》(JCR一区,中科院二区,Top期刊)。

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对于阐明物种共存和维持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团队依托在广西龙州县喀斯特山地建立的110个植被样地(包括草丛、灌丛、幼林、中龄林和成熟林),量化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格局,解析了植物功能性状的谱系信号,同时采用冗余分析、层次分割等数量分析方法揭示了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变量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丛、幼林的功能丰富度显著高于草丛和中龄林,草丛和幼林的Rao二次熵系数显著高于成熟林。群落演替初期表现为谱系聚集,而后期则为谱系发散,幼林具有最高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利用率。研究认为,由于生境条件严酷,演替早期阶段的植被以环境过滤为主,而后期阶段则以竞争排斥为主。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喀斯特植被群落物种构建过程的理解,对该地区生态恢复和植物保护等具有指导意义。

该研究得到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喀斯特植物地理学,2021GXNSFFA196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喀斯特森林树木多样性的地理分异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31960275;放牧驱动的喀斯特灌草丛植被退化过程与机理:从功能性状到生态系统功能,31760128)等的共同资助。


图1北热带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谱系和功能多样性格局


图2北热带喀斯特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变量间的冗余分析



图3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考察(第一作者付瑞玉和胡刚老师于峰丛顶部)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新宁路508号 邮编:530100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联系电话:0771-6210057